2013年5月16日,丰台區花鄉富錦嘉園社區,垃圾收集點設置了不同顏色的垃圾桶。新京報資料圖片/記者 薛珺 攝
  位於大興黃村的棗園北里,是北京市第一批垃圾分類試點小區,很多人曾到這裡“取經”學習。但是,8月29日,在這個昔日的“明星小區”,多個廚餘垃圾桶里扔著球鞋,其他垃圾桶里堆滿果皮等物。
  2010年起,北京開始在全市逐步推行垃圾分類。數據顯示,今年6月,納入統計的2927個實行垃圾分類的小區,共產生生活垃圾20萬噸,但廚餘垃圾分出量不到實際產生量的10%。
  事實上,北京對垃圾分類處理的投入力度不可謂不大。據媒體此前報道,以2011年為例,北京市在1200個小區、1200個村莊開展垃圾分類達標試點,市財政投入4億元。不過,在這背後是垃圾分類效果的不盡如人意。垃圾分類指導缺失、混運現象嚴重、垃圾分類管理條例的具體實施辦法遲遲未出台……垃圾分類陷入“有心無力”的境地。
  混裝混運的垃圾
  記者走訪十餘個社區,僅一兩個貼著關於垃圾分類知識的海報,部分小區垃圾桶上的文字標示都已看不清楚。
  面對小區里擺放的各類垃圾桶,新景家園的居民張女士仍然感到煩惱:“我去國外玩的時候,看到垃圾桶上會畫上啤酒瓶、紙張等相應的物品,指導大家投放。北京在這方面好像做得不夠細”。雖然北京從2010年便開始在社區逐步推行垃圾分類,但張女士並沒有得到相應的分類具體指導,“西瓜皮算不算廚餘垃圾?它並不是在廚房中做飯留下來的垃圾。”
  類似的指導缺失並不鮮見。記者走訪十餘個社區,僅有一兩個在垃圾桶旁貼著關於垃圾分類知識的海報,部分小區甚至連垃圾桶上的文字標示都已看不清楚。
  西城區木樨地某小區,居民張先生家則有著另一種垃圾分類的苦惱。分類之初,張先生一家會按照居委會指導的,廚餘垃圾放一個袋子,塑料瓶等放進一個袋子,廢紙等再用另一個袋子裝。不過,他很快發現,僅自己努力只是徒勞。
  張先生說,他扔垃圾時常常發現,垃圾桶里各類垃圾混雜,如今,小區門口的三個分類垃圾桶乾脆廢棄,代之以一輛推車,居民家的各類垃圾全都直接扔進小推車裡,統一被運走。
  在中華環保基金會小康幸福工程辦公室副主任李京華看來,混運對居民垃圾分類的積極性是很大的打擊。從2004年開始,李京華就在北京進行垃圾分類宣傳活動,“有一次我們在社區進行垃圾分類的宣講,底下一個老大爺直接就開罵了,‘我們把垃圾分了,你們運的時候一鍋粥,這不瞎扯嗎?’”
  長期關註垃圾處理的環保人士“驢屎蛋”介紹,北京一噸垃圾從產生到清運,再到填埋場處理完成,需要500元,這其中包含的運費為200元。“試點推進是在做,但規模不大,數量沒到。比如一個小區分出5桶垃圾,其他相鄰小區沒有分類,如果專門派車來拉的話,成本太高,所以不可持久。”
  海澱區市政市容委副主任莘雪林也表示,負責垃圾運輸的社會單位、物業公司沒有被強制要求必須分類運輸,“垃圾分類分不出來也不能把我怎麼樣。”
  缺編的“綠袖標”
  按照目前垃圾分類小區的戶數,“綠袖標”指導員應該配備7萬名左右,現在僅有2萬名。
  為了更好地對居民垃圾分類進行指導、監督,早在2010年5月,北京市便組建了“綠袖標”垃圾分類指導員隊伍,計劃平均每80戶至120戶設立一名“綠袖標”。
  “原本設想的主要是要起到一個督促居民進行分類的作用。”北京市市政市容管理委員會固體廢棄物管理處副處長張紅纓說,但在實際中,有的居民根本不聽,一些指導員變成了二次分揀員。
  今年61歲的張燕霞是棗營北里的居民,大約4年前,她開始做“綠袖標”。
  每天早上7點到9點,晚上6點到8點,張燕霞都會站在小區的垃圾桶旁邊,提醒居民將垃圾分類,同時對混裝的垃圾分揀。“有個小伙子,垃圾分類特別好,我每次看到他心裡都很感動。但也有人不是,我提醒要把垃圾分類,對方張嘴就是一句‘你管得著嗎’。”
  不只因為不被理解,讓不少“綠袖標”不想堅持下去的另一個原因,是收入太低。
  “綠袖標”王先生說,幹完這個月他不打算再幹了。“又累,掙得又少,小區里收廢品的收入都比我高。”
  張紅纓介紹,“按照目前垃圾分類小區的戶數,‘綠袖標’指導員應該配備7萬名左右,但現在才有2萬名。每個月區縣要給每名‘綠袖標’至少600元,這是一筆很大的支出,我們也不便要求區縣去多聘‘綠袖標’,有的區縣一個‘綠袖標’就把幾個人的活都幹了。”
  多個區縣的垃圾處理部門負責人表示,“綠袖標”目前缺編嚴重,收入低是主要原因,即使招聘到人了,流失率也非常高。對此,張紅纓表示認同,在她看來,一些小區垃圾分類出現問題與“綠袖標”流失率高也有關係。
  經濟獎勵能否奏效?
  “這樣的機制培養了居民的心理依賴,萬一哪天不再實行了,居民還會不會把垃圾分類?”
  指導、監督收效甚微,如何打破垃圾分類的困局,多個區縣、街道開始嘗試新的舉措。
  從8月初開始,棗園北里的9名綠袖標指導員全部“下崗”。該社區居委會環境主任李世英說,街道考慮引入專業公司來對垃圾進行分揀,“綠袖標指導員工作時間就是每天4個小時,而專業公司對垃圾分揀可能不止這麼點時間,相信分類效果也會更好。”
  做過一段時間“綠袖標”的王先生則認為,直接的經濟獎勵或許更為有效。
  季渝元居住在東城龍潭街道華城社區,每天早上,她出門時,總會拎著前一天吃剩的果皮等廚餘垃圾,扔進小區垃圾分類收集點的廚餘垃圾桶,然後掏出積分卡,讓旁邊的垃圾分類指導員用POS機往卡裡打入1分。“攢夠50分就能換一張10元的超市購物券。”季渝元說。
  這種垃圾分類刷卡積分的方式,龍潭街道從去年開始引入,居民每分類投放不少於500克的廚餘垃圾或不少於250克的可回收垃圾,每日可積1分。
  如今,一年過去了,垃圾分揀正確率達到95%以上。
  在海澱區蘇州橋西等社區,每400戶設置一個廚餘垃圾投放站,居民刷卡投放廚餘垃圾,每次刷卡獎勵0.5元,每天限刷一次。“我們要改變大鍋飯的形式,不再給居民發分類垃圾桶和塑料袋了,你拿什麼垃圾袋來都行,只要裡面裝的都是廚餘垃圾我們就獎勵。量多少沒關係,只要來投了,意識就提升了。”海澱區市政市容委副主任莘雪林說。
  不過,對於這種金錢獎勵方式,張紅纓提出了自己的擔心:“一旦這樣的機制形成了,就培養了居民的心理依賴,萬一哪天不再實行了,居民還會不會把垃圾分類?這樣做反而把責任意識淡化了。”
  垃圾分類制度的缺失
  2012年3月1日起施行的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》提出,逐步建立計量收費、分類計價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。但截至目前,具體辦法仍未出台。
  清華大學環境學院教授劉建國認為,政府是垃圾處理的責任主體,應把生活垃圾分類的政策法規完善,幫助老百姓逐步養成意識。
  環保部城市環境管理專家組成員彭應登分析稱,垃圾分類推行效果不明顯,原因有很多:其一,市民分類意識和習慣尚未形成。第二,垃圾分類制度沒有建立。
  彭應登表示,生活垃圾處理不僅僅需要單純的分類,還包括廚餘垃圾的處理等都需統籌考慮。首先,政府應將其作為系統工程推廣,不能說前端分類,後續跟不上,“應當全過程、全環節的配套。從國外成功經驗看,完善的設施往往都是政府主導推廣的。”
  此前,2010年11月18日至12月17日,《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條例(草案)》曾公開征求民意,其中規定,“不遵守生活垃圾分類管理要求的,由城市管理綜合執法部門責令限期改正,並對個人處20元以上200元以下罰款;對單位處5000元以上5萬元以下罰款”。
  2011年11月18日,正式條例由市人大常委會通過,其中針對“垃圾不分類將罰款”的條款已刪除。對此,市法制辦相關負責人曾表示,刪除該條款是充分採納了市民的意見。
  正式條例同時提出:本市按照多排放多付費、少排放少付費,混合垃圾多付費、分類垃圾少付費的原則,逐步建立計量收費、分類計價的生活垃圾處理收費制度。具體辦法由市人民政府制定。
  條例自2012年3月1日起已經施行,但截至目前,具體辦法仍未出台。
  本版採寫/新京報記者 饒沛   (原標題:“分不動”的垃圾)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
    ai03aibfcz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